10月5日下午14时,教务处组织2021年教学成果奖申报培训。本次培训以教学成果奖的组织及其评审为主题,特邀华中师范大学李鸿飞副校长为我校教师做题为《国家教学成果奖培育、申报与案例解析》的线上专题报告。教务处处长刘玲玲主持,各教学院部院长、副院长、各专业带头人、各教研室主任、校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负责人及专任教师分别通过现场和网络参加此次培训。
李鸿飞从国家教学成果奖培育、申报和案例分析三个方面阐述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结合经典案例讲授了教学成果的切入视角、凝练方法、成果申请书的撰写技巧和支撑材料的选用等。
李鸿飞指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凝练与推广教育教学成果,培养卓越人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立足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致力于解决教学改革中普遍性的热点问题,回应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趋势;二是要立足于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和办学理念,避免建设的同质化,注重行业特色,差异化发展;三是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有效利用,多部门、院系、专业联合协同开展教学改革;四是要保持团队活力,调整优化成员组成结构,并适当扩大团队成员人数。随后,李鸿飞重点讲述了如何撰写成果奖申报书。他提出,成果申报必须基于扎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是对教学工作的简单总结,而要对教学工作的本元进行审视,发挥教学成果在教学实践、改革、研究中的引领和激励作用。在内容上,成果申报要从教育实践中去思考、去总结,将教学实践中所具有实效性、普适性的教学方法进行凝练,成为可以进一步推广的教学经验,生成最新的教育理论,并能精确点题、准确破题、紧扣主题。最后,李鸿飞整理了申报思路,并以具体案例为例从成果简介的写法、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成果的创新点和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申报书的撰写技巧。
与会人员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学校将在今年下半年组织校级教学成果奖的申报评审工作,为2022年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打好基础。
教务处 文/图 廖斌,审稿人:刘玲玲